心随身安,他乡即故乡。

  对此感受最深的,莫过苏东坡。

  王巩与苏轼是好朋友,王写得一手好诗词,苏轼很是欣赏。两人惺惺相惜,有机会就宴饮作诗。苏东坡乌台诗案发后,许多人受到牵连。苏轼被贬往黄州。王巩获罪最重,被流放到荒僻的广西宾州。王巩的歌妓柔奴毅然随他到岭南,要知道柔奴家可是世代住在京师的。

  3年后,王巩奉调回京,特地经黄州见苏轼。见到王巩,苏轼觉得非常惊讶。自己这几年因为命运多舛已两鬓斑白,而王巩却越活越年轻。二人把酒作歌。席间,苏轼见到柔奴也跟王巩一样,容颜非但未改,反而更加年轻漂亮。当下大惑不解。便问柔奴:“岭南的风土,好吗?”

  柔奴微笑说:“此心安处,便是吾乡。”

  好一个“此心安处,便是吾乡”!苏轼忍不住叫好。当下便写了《定风波·谁羡人间琢玉郎》,请柔奴当场清唱。词云:“谁羡人间琢玉郎,天应乞与点酥娘。尽道清歌传皓齿,风起,雪飞炎海变清凉。万里归来颜愈少,微笑,笑时犹带岭梅香。试问岭南应不好?却道:此心安处是吾乡。”

  这首小词安慰了多少漂泊者的心?

  人类的故乡在哪里?